在“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推进的当下,营养食疗正以其独特价值,成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防控慢性疾病的关键力量。但热潮之下的乱象不容忽视,如养生直播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主播将普通保健食品包装成“神药”,直播间里的热销保健品实为“三无”产品等。一方面是银发群体举着手机如饥似渴地学习养生知识,另一方面是监管利剑直指“伪科普”的无底线营销,凸显了民众对营养食疗科普专业化、规范化的期盼。
营养食疗关注度与日俱增
在世卫组织发布的健康公式中,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个人生活方式占60%,遗传占15%,环境因素占17%,医疗服务因素占8%。由此可见,生活方式是最有影响力的因素。研究数据显示,营养干预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再住院、降低住院花费。
“合理膳食、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石,而营养食疗科普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能切实帮助民众掌握科学饮食知识,改善饮食习惯,从根源上降低慢性病发病风险。”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主席杨月欣表示。
长轻营养食疗的营养师给社区的中老年人分享营养与健康的知识米升网。
值得关注的是,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在各年龄段中最低,知识获取面临家庭支持弱化、社会体系不完善等多重壁垒。当社区健康讲座覆盖有限,传统医疗机构无暇深度宣教,智能手机便成了数千万老人学习健康知识的桥梁。
树立正确营养食疗观念
专业化、高品质的健康科普,不仅能让老年群体学习更多的健康知识,并且有助于养成可以具体落实的行为习惯。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推动“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短视频与直播成为健康知识传递新载体。
民众对健康知识的渴求催生出万亿蓝海,却也滋养了投机者的温床,比如部分机构营养师培训三天速成,短视频里的“养生大师”实为演员扮演。更普遍的问题是,用户“学用脱节”,知道要清淡饮食,却不懂如何搭配三餐;明白运动重要,却找不到适合关节炎的锻炼方式。
“网络虽是人们获取营养学知识的主要渠道,但信息繁杂、良莠不齐。专业化、规范化科普能够提供权威、准确信息,帮助民众辨别真伪,树立正确营养食疗观念。”营养食疗专家、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辛宝分析表示。
为了整治行业乱象,在中央网信办2024年开展的“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中,明确要求平台应加强网络主播规范管理,加强对主播资质核验,“并对无认证资质、假冒专业人士身份开展直播的账号依法依规依约从严处置。”
业内专家指出,正规养生直播间的本质是知识付费与健康服务的结合,之所以行业乱象丛生,凸显出背后深层次矛盾在于,老年人健康需求增速远超市场的服务供给能力。除了各平台加强监管措施、依法严格管理外,老年人对正规健康科普的诉求应该被重视。在老龄化加剧,亚健康和慢病高发的当下,大力发展营养食疗产业和相关服务,可以填补相关领域的需求缺口,以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提升国民体质,为广大民众提供健康保障。
“科研+服务”助力行业标准化发展
近日,新华网(603888)联合长轻营养食疗开展的调研显示,八成中老年群体表示,愿意尝试营养食疗,61%的中老年人已在非专业指导下付诸实践。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高达89%的受访者深感亟须专业营养食疗指导,其中5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愿意为专业指导付费。这充分表明,民众对营养食疗有着强烈诉求,亟待专业的营养师给予个性化指导、监督与陪伴。
在政策支持与行业推动下,营养食疗科普正朝着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大步迈进。以行业头部品牌长轻营养食疗为例,据介绍,为了给用户提供标准化程度更高的健康管理方案,长轻营养食疗成立了专业的循证营养科学中心,所有方案均依托权威临床营养研究成果,以及经过验证的成熟饮食模式。此外,该中心汇聚了业内有临床经验的医生和资深营养师,共同致力于研究和构建个性化、系统化的营养食疗方案。
“为了保证营养食疗全过程的执行质量,围绕客户的体验,长轻营养食疗会根据患者个人的具体情况定制解决方案。”长轻营养食疗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全面评估与风险筛查、定制科学的方案、全程陪伴式服务、完善的保障机制以及持续的跟踪服务,打造的5S服务体系有助于保障方案的科学性和人性化,确保良好的服务体验和质量。
这种“科研+服务”双轮驱动模式,为行业标准化提供了参照。北京营养师协会发布的《健康生活方式在体重管理实践中的效果评价》报告显示,在长轻营养食疗提供服务的人群中,健康指数大都有所改善,其中89%以上的用户慢病得到明显缓解,80%以上的参与者体重减少10%—30%。
随着相关部门、社会机构及企业纷纷入局,我国老年营养食疗市场正加速迈向规范化与有序化。业内专家指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亟需持续加大科普力度,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米升网,加强行业规范管理,让营养食疗科普真正惠及大众,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筑牢坚实根基。
创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